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92|回复: 3

中央明确城市更新“路线图”!宜居、韧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9 2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明确城市更新“路线图”!宜居、韧性、智慧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

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经历深刻转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必然之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说。

城市更新将如何推进?

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既有的需求标准在提高,新增的需求类型更丰富,但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还存在设施不够健全、功能不足、安全隐患等短板弱项。

围绕人民关切,意见部署了八项主要任务: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这些任务紧密围绕新时期人民需求,立足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各地应准确把握现阶段实施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基于自身实际,抓住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说。

城市更新面临规划、土地、财税、金融等多重挑战,如何加强支撑保障?意见提出关键突破点。

在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在完善用地政策方面,意见要求“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方面,意见要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城市更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在建立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方面,意见要求“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在健全法规标准方面,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相关立法工作”“完善适用于城市更新的技术标准”。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政策支撑。杨保军说,中央确定城市更新大方向后,地方是更新实施责任主体,落实深化改革要求,激发地方能动性,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改革破解制度政策性障碍,建立一整套适用于城市更新的制度政策体系。

城市更新,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提升。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1 1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部门详解城市更新支持政策 6月底前下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日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印发,对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系统全面部署。

5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发布会上表示,《意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将前期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安排,是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围绕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意见》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具有系统性强、为民务实、精准施策的特点。

在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城市更新的支持政策。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于今年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

秦海翔表示,接下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政策协同机制,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共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2021年以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对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秦海翔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城市更新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印发的《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加强支撑保障和强化组织实施这4部分内容,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秦海翔表示,在任务安排上,《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以好房子建设为例,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好小区建设和好社区建设主要对应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

秦海翔表示,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完成“十四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重点做好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另外,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是好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发布会上,秦海翔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部署要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任务落实落细。

具体来看,一是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二是持续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推进城镇燃气的安全整治,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的长效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多部门合力破解城市更新难点

围绕破解城市更新工作的难点问题,《意见》提出6方面支撑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建立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健全法规标准等。在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相关支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在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统筹用好相关渠道投资,进一步加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围绕创新投融资模式、健全运营维护体制,完善价格收费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软建设”。

赵成峰表示,一方面,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已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扩围支持城市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组织计划申报和项目评审等工作,将于今年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时,在“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将继续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另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围绕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属性较强的,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于回报水平适中、社会资本具有投资意愿的领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作用。引导支持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银行信贷资金更好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充分挖掘项目价值,探索创新城市(12.140, -0.17, -1.38%)更新模式,对投融资模式创新性强、有较好示范性的项目,中央投资将优先予以支持。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财政立足于三方面支持城市更新工作,主要是聚焦探索新模式;聚焦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聚焦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如在推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方面,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大对城市更新相关项目的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撬动作用,鼓励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积极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等。

城市更新行动也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支持。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对照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业务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做好与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有效衔接。

廖媛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清单管理,明确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城市更新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后续,金融监管总局将抓紧完善办法内容,按程序印发,指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城市更新行动,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供给。

城市更新关系到土地使用和规划调整,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在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自然资源部努力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对专项规划的指导和底线约束,协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详细规划改革,适应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

针对城市更新中常见的用地问题,张兵表示,自然资源部加强规划和土地政策的融合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有效保障了城市更新行动。从优化核定容积率、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推动空间复合利用、细化年限税费地价计收规则、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五个方面发布了系列指引,指导建立正负面清单制度,为地方指明完善政策的方向,留下探索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1 16: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明确8项主要任务——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权威发布)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制图:张芳曼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有何变化?

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8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秦海翔说,《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中,好房子建设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城市不仅更加宜居,还将更具韧性、更为智慧。“十四五”以来,我国系统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目前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个,同时有超5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秦海翔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怎么推进?

创新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城市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抓体检,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秦海翔说,做好体检工作,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拓展城市体检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表示,自然资源部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实现把资产管起来、让资源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我们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健全‘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制度,持续对自然、人文历史等各类资源资产开发保护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张兵说。

——抓落实,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机制。《意见》在用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秦海翔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共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如何支持?

强化资金、用地等保障

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介绍,“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4700亿元,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目前正抓紧组织计划申报和项目评审等工作,将于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时,在“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将继续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2024年,为引导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相关部门启动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确定15个城市。“一年多来,15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创新迈出坚实步伐。”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介绍,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和财政部再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正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清单管理,明确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城市更新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对照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业务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用地问题,张兵表示,过去不到两年时间,自然资源部连续发布了4份规划政策指引,从优化核定容积率、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推动空间复合利用等方面指导建立正负面清单制度,为地方指明完善政策的方向,留下探索空间。

记者手记

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出政策、推试点、抓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拿出实招硬招,让大家看到了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心。

每个城市的地域环境、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见精度,要摸清家底、找准问题。这需要通过城市体检了解城市的“健康”状况,精准找到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更新找准方向和重点。见精度,要尊重规律、分类施策。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将不断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2 17: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你我相关!《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解读

新华社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

城市更新将聚焦哪些重点任务?下一步将如何协同推进、加强落实?

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解答了意见相关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围绕人民关切,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说,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同时,意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提出了很多务实举措,以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加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


  这是3月26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无人机照片)。

  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坐落于歙县县城中心。城内古街、古巷、古桥纵横交错,民居、祠堂、牌坊“古建三绝”相得益彰。近年来,歙县以“一城”“一江”“一乡”为抓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城市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需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更新的实施机制。秦海翔表示,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突出了三个特点:抓体检,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抓落实,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机制。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是顺利推进城市更新的必要条件。针对城市更新常见的用地问题,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说,自然资源部将总结推广正在开展的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全链条的政策机制,出台更多实用有效的用地政策,助力城市更新行动。

骑行爱好者在石家庄市环城绿道骑行

骑行爱好者在石家庄市环城绿道骑行


  5月19日,骑行爱好者在石家庄市环城绿道骑行(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石家庄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重构交通路网、拉开城市框架、改造老旧小区、保护工业遗址、换新城市管网、建设公园绿地、滹沱河生态治理等领域全面发力,推动城市能级跃升与民生福祉提升双线并进。随着城市蝶变不断升级,发展活力加速释放,一幅幅民生愿景正在变成幸福实景,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张兵说,要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

重庆城市景观

重庆城市景观


  这是4月18日拍摄的重庆城市景观(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重庆推动以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更新,通过减量、疏密、留白,恢复江岸线生态廊道功能,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景观成为城市名片,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城市更新需要大量资金资源要素的投入,如何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稳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实施,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已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扩围支持城市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

市民在天津市河东区泰达·津一产业公园休闲

市民在天津市河东区泰达·津一产业公园休闲


  4月6日,市民在天津市河东区泰达·津一产业公园休闲。

  正值踏青赏春时节,位于天津市河东区的泰达·津一产业公园吸引了众多游人。这里原为始建于1951年的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自2023年开始启动城市更新工程建设,充分保留并利用老厂区原有的多种工业元素,将工业遗存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额较大,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要围绕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赵成峰说。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说,中央财政立足于探索新模式、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等“三个聚焦”来支持城市更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条件标准,满足城市更新行动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更新项目特点,在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基础上,开展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廖媛媛说。

上海市黄浦区508-514街坊地块上海壹号院项目施工现场

上海市黄浦区508-514街坊地块上海壹号院项目施工现场


  这是2025年2月28日拍摄的上海市黄浦区508-514街坊地块上海壹号院项目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2024年,上海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攻坚,全市完成零星旧改项目13.6万平方米,完成旧住房成套改造31.11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1个。2025年2月,上海市提出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不成套旧住房改造31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5个。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意见是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秦海翔说,在组织实施上,意见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异,要科学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细化实施路径,完善工作方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力有序推进实施,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5-6-18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